若欲查詢 染色體異常 相關疾病資料請點選CD分類
肝醣儲積症第二型 (龐貝氏症)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II (Pompe Disease)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II (Pompe Disease)
肝醣儲積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是一種罕見的遺傳代謝疾病,主要是由於患者體內無法正常代謝肝醣所致。其中肝醣儲積症第二型,又稱為龐貝氏症(Pompe disease)。此命名源自荷蘭醫師J.C. Pompe,他是首位在1932年敘述患有龐貝氏症嬰兒的醫師。
龐貝氏症有可能發生在嬰兒、兒童或成人身上。雖然發作的年齡與症狀嚴重性不盡相同,但是大部分的病童都會發生漸進性的肌肉無力與呼吸困難,而在嬰兒型龐貝氏症病嬰另外會因為心肌肥大而發生心臟問題。病因學 龐貝氏症患者先天缺少一種負責分解多餘肝醣的酵素「酸性α-葡萄糖苷酶(acid alpha-glucosidase,GAA)」,導致肝醣不斷堆積而傷害肌肉的功能,使病患出現漸進性的肌肉無力和呼吸困難。當肌肉的功能受損後,便會以纖維組織取代受損的肌肉纖維,也導致其他器官的病變與功能喪失。所以龐貝氏症除了是屬於代謝性肌肉疾病(metabolic muscle disease)外,亦是屬於溶小體肝醣儲積症(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LSD)的一種。遺傳模式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若父母親雙方同為此一缺陷基因帶因者,不分性別,每一胎則有1/4(25%)的機率會遺傳此症。發生率推估各類型龐貝氏症的平均發生率約為1/40,000。但是不同類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因地區與種族而有所不同。嬰兒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於非裔美國人(1/14,000)、中國大陸南方地區和台灣(1/40,000到1/50,000)較高;而在高加索人種則較低(1/100,000到1/200,000)。晚發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則在歐洲裔或荷蘭較高。在荷蘭,包括嬰兒型及晚發型的發生率據估為50,000分之一,在紐約進行的一項基因篩檢計畫,使用7個常見基因突變點篩選的結果顯示,發生率約為40,000分之一。台灣自2005年起由台大醫院開始進行全球首創的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目前已知嬰兒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約為四萬分之一,而晚發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約為兩萬分之一,合計約為一萬五千分之一。
檢驗 (1)疑似患者:目前現有的診斷龐貝氏症方式,為抽血檢驗血液淋巴球中所含α-glucosidase (GAA) 活性,如有酵素活性缺乏的現象,需進一步做突變α-glucosidase (GAA)基因檢驗,在α-glucosidase (GAA)基因找到2個致病的突變;或經由皮膚切片,培養皮膚纖維芽細胞,檢測皮膚纖維芽細胞中所含α-glucosidase (GAA)活性以了解是否有缺乏。
(2)在產婦方面:過去曾產下患有龐貝氏症病嬰的孕婦,經由遺傳諮詢後,可考慮接受絨毛膜檢查抽取絨毛膜細胞或接受羊膜穿刺抽取羊水細胞培養後,利用培養出的細胞進行酵素分析或基因檢查。
(3)在新生兒方面:當新生兒出生滿48小時後便可採血做新生兒篩檢,利用篩檢血液來測定寶寶血中酸性麥芽糖酵素的活性,便可測出是否罹患龐貝氏症。臨床表徵此病可依據發病年齡與對器官的影響大致分為嬰兒型(Infantile Type)與晚發型(late-onset Type)兩類。據估計出生時即患有龐貝氏症的病人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為嬰兒型,其餘即為晚發型,有些甚至到晚年才發病。
嬰兒型(Infantile Type)
龐貝氏症兩型中的一型,此型嬰兒的疾病表現是最嚴重而且危及生命的,這個疾病的影響在出生的幾個月內就出現,通常進展快速,其中包括明顯的心臟肥大。因為這些嬰兒的肌肉無力,常常把這些嬰兒稱做「趴趴熊寶貝(floppy babies)」,罹病的幼童可能永遠無法行走,而且大部分的病例都需要呼吸器協助呼吸。有些由於他們無法增加或維持正常的體重,而可能被診斷為「無力發育(failure to thrive)」,隨著維持生命功能的肌肉被快速毀損,典型的嬰兒病患在第一年多死於心臟呼吸衰竭。嬰兒型龐貝氏症的症狀:
-嚴重的肌肉無力
-舌頭肥大
-心臟肥大
-呼吸困難
-發展遲緩
-肝臟肥大
晚發型(late-onset Type)
晚發型的龐貝氏症從兒童時期到晚年都可能發生,一開始的症狀常常與其它神經肌肉疾病的症狀相類似,而不會特別想到是龐貝氏症。晚發型龐貝氏症惡化較慢,而且不同病人間的差異很大,有些病人只有輕微的症狀和稍許的肌肉無力;但是有些病人最後可能需要輪椅和呼吸器。一般而言,此型開始發作的年紀愈早,症狀與惡化的情形愈嚴重。大部分的病人會因為呼吸逐漸惡化而縮短壽命。
晚發型龐貝氏症之症狀:
-逐漸的肌肉無力,特別是軀幹和下肢
-行動時感到疲憊
-呼吸短促
-睡眠中呼吸暫停症侯群或間歇性睡眠
-早晨性頭痛
-白天嗜睡
-脊椎側彎
-下背疼痛治療 酵素替代療法(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ERT)
目前已有透過基因工程方式製造的GAA酵素Myozyme(Alglucosidase alfa),每月2次定期注射酵素(20mg/kg IV Q2W),台灣已在2005年核可列為罕見疾病用藥並獲得健保給付,歐盟醫藥品管理局(EMEA)以及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FDA)也於2006年核准此藥上市。
Lumizyme (alglucosidase alfa),則是最新2010年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FDA)才被核准上市龐貝氏症用藥,用於治療8歲以上兒童晚發型龐貝氏症的治療。
嬰兒型龐貝氏症患者經由酵素補充療法,可有效延長性命,恢復心臟正常大小,但是大部分患者的運動及呼吸功能無法恢復正常。目前患者經過長期治療的成果,已存活超過13年。而且因為龐貝氏症屬全身性的疾病,儲積的肝醣已被證實可以在神經系統堆積,造成腦幹細胞核及脊髓前角灰質細胞功能失常而造成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異常,酵素療法並未被提到可以改善這些症狀。對於晚發型龐貝氏症的治療成效,目前只有零星的報告。大致說來,在治療的前6個月,可以見到酵素治療之後,患者的呼吸症狀可有部分改善,肌肉酵素(creatine kinase)及其他生化數值(lactic dehydrogenase, transaminases)也可同步下降。但患者的呼吸及行走功能並無法完全恢復正常。在肌肉受損前及早給與治療應該能提供最佳的治療效果。
新生兒篩檢可以大幅提升治療效果
臺大醫院新生兒篩檢中心自20萬個新生兒檢出5名典型嬰兒型龐貝氏症患者,並於12天-34天內開始給予治療,這些患者在治療前皆有心臟肥大的現象,治療後約4-6個月心臟即有顯著變小,但仍較正常心臟為大。目前所有患者皆可自由行走,自行以口進食。比較未經治療,晚期治療,以及因為新生兒篩檢確認因而早期治療的三組患者,可以發現新生兒篩檢組目前都存活,不需使用呼吸器,有幾近正常的運動功能,顯示早期治療(新生兒篩檢組)不但可以對患者的存活有大幅改善,對患者的運動功能也有長足的改善,使得這些患者可以擁有近乎正常的生活。
參考資料 1.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II (Pompe Disease) - GeneReviews
2. Bembi B, Cerini E, Danesino C, et al. Diagnosis of glycogenosis type II. Neurology. 2008;71(23 Suppl 2):S4-11.
3. //www.bhp-gc.tw/index.php?module=DiseasePaper&action=paper1_show&sn=120#data1108 (2010年11月30日)
4.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2006)‧龐貝氏症照顧手冊‧台北縣新莊市: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5. 簡穎秀 (2008) ‧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發現個案之突變分析及治療成果‧國立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龐貝氏症有可能發生在嬰兒、兒童或成人身上。雖然發作的年齡與症狀嚴重性不盡相同,但是大部分的病童都會發生漸進性的肌肉無力與呼吸困難,而在嬰兒型龐貝氏症病嬰另外會因為心肌肥大而發生心臟問題。病因學 龐貝氏症患者先天缺少一種負責分解多餘肝醣的酵素「酸性α-葡萄糖苷酶(acid alpha-glucosidase,GAA)」,導致肝醣不斷堆積而傷害肌肉的功能,使病患出現漸進性的肌肉無力和呼吸困難。當肌肉的功能受損後,便會以纖維組織取代受損的肌肉纖維,也導致其他器官的病變與功能喪失。所以龐貝氏症除了是屬於代謝性肌肉疾病(metabolic muscle disease)外,亦是屬於溶小體肝醣儲積症(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LSD)的一種。遺傳模式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若父母親雙方同為此一缺陷基因帶因者,不分性別,每一胎則有1/4(25%)的機率會遺傳此症。發生率推估各類型龐貝氏症的平均發生率約為1/40,000。但是不同類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因地區與種族而有所不同。嬰兒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於非裔美國人(1/14,000)、中國大陸南方地區和台灣(1/40,000到1/50,000)較高;而在高加索人種則較低(1/100,000到1/200,000)。晚發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則在歐洲裔或荷蘭較高。在荷蘭,包括嬰兒型及晚發型的發生率據估為50,000分之一,在紐約進行的一項基因篩檢計畫,使用7個常見基因突變點篩選的結果顯示,發生率約為40,000分之一。台灣自2005年起由台大醫院開始進行全球首創的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目前已知嬰兒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約為四萬分之一,而晚發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約為兩萬分之一,合計約為一萬五千分之一。
檢驗 (1)疑似患者:目前現有的診斷龐貝氏症方式,為抽血檢驗血液淋巴球中所含α-glucosidase (GAA) 活性,如有酵素活性缺乏的現象,需進一步做突變α-glucosidase (GAA)基因檢驗,在α-glucosidase (GAA)基因找到2個致病的突變;或經由皮膚切片,培養皮膚纖維芽細胞,檢測皮膚纖維芽細胞中所含α-glucosidase (GAA)活性以了解是否有缺乏。
(2)在產婦方面:過去曾產下患有龐貝氏症病嬰的孕婦,經由遺傳諮詢後,可考慮接受絨毛膜檢查抽取絨毛膜細胞或接受羊膜穿刺抽取羊水細胞培養後,利用培養出的細胞進行酵素分析或基因檢查。
(3)在新生兒方面:當新生兒出生滿48小時後便可採血做新生兒篩檢,利用篩檢血液來測定寶寶血中酸性麥芽糖酵素的活性,便可測出是否罹患龐貝氏症。臨床表徵此病可依據發病年齡與對器官的影響大致分為嬰兒型(Infantile Type)與晚發型(late-onset Type)兩類。據估計出生時即患有龐貝氏症的病人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為嬰兒型,其餘即為晚發型,有些甚至到晚年才發病。
嬰兒型(Infantile Type)
龐貝氏症兩型中的一型,此型嬰兒的疾病表現是最嚴重而且危及生命的,這個疾病的影響在出生的幾個月內就出現,通常進展快速,其中包括明顯的心臟肥大。因為這些嬰兒的肌肉無力,常常把這些嬰兒稱做「趴趴熊寶貝(floppy babies)」,罹病的幼童可能永遠無法行走,而且大部分的病例都需要呼吸器協助呼吸。有些由於他們無法增加或維持正常的體重,而可能被診斷為「無力發育(failure to thrive)」,隨著維持生命功能的肌肉被快速毀損,典型的嬰兒病患在第一年多死於心臟呼吸衰竭。嬰兒型龐貝氏症的症狀:
-嚴重的肌肉無力
-舌頭肥大
-心臟肥大
-呼吸困難
-發展遲緩
-肝臟肥大
晚發型(late-onset Type)
晚發型的龐貝氏症從兒童時期到晚年都可能發生,一開始的症狀常常與其它神經肌肉疾病的症狀相類似,而不會特別想到是龐貝氏症。晚發型龐貝氏症惡化較慢,而且不同病人間的差異很大,有些病人只有輕微的症狀和稍許的肌肉無力;但是有些病人最後可能需要輪椅和呼吸器。一般而言,此型開始發作的年紀愈早,症狀與惡化的情形愈嚴重。大部分的病人會因為呼吸逐漸惡化而縮短壽命。
晚發型龐貝氏症之症狀:
-逐漸的肌肉無力,特別是軀幹和下肢
-行動時感到疲憊
-呼吸短促
-睡眠中呼吸暫停症侯群或間歇性睡眠
-早晨性頭痛
-白天嗜睡
-脊椎側彎
-下背疼痛治療 酵素替代療法(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ERT)
目前已有透過基因工程方式製造的GAA酵素Myozyme(Alglucosidase alfa),每月2次定期注射酵素(20mg/kg IV Q2W),台灣已在2005年核可列為罕見疾病用藥並獲得健保給付,歐盟醫藥品管理局(EMEA)以及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FDA)也於2006年核准此藥上市。
Lumizyme (alglucosidase alfa),則是最新2010年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FDA)才被核准上市龐貝氏症用藥,用於治療8歲以上兒童晚發型龐貝氏症的治療。
嬰兒型龐貝氏症患者經由酵素補充療法,可有效延長性命,恢復心臟正常大小,但是大部分患者的運動及呼吸功能無法恢復正常。目前患者經過長期治療的成果,已存活超過13年。而且因為龐貝氏症屬全身性的疾病,儲積的肝醣已被證實可以在神經系統堆積,造成腦幹細胞核及脊髓前角灰質細胞功能失常而造成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異常,酵素療法並未被提到可以改善這些症狀。對於晚發型龐貝氏症的治療成效,目前只有零星的報告。大致說來,在治療的前6個月,可以見到酵素治療之後,患者的呼吸症狀可有部分改善,肌肉酵素(creatine kinase)及其他生化數值(lactic dehydrogenase, transaminases)也可同步下降。但患者的呼吸及行走功能並無法完全恢復正常。在肌肉受損前及早給與治療應該能提供最佳的治療效果。
新生兒篩檢可以大幅提升治療效果
臺大醫院新生兒篩檢中心自20萬個新生兒檢出5名典型嬰兒型龐貝氏症患者,並於12天-34天內開始給予治療,這些患者在治療前皆有心臟肥大的現象,治療後約4-6個月心臟即有顯著變小,但仍較正常心臟為大。目前所有患者皆可自由行走,自行以口進食。比較未經治療,晚期治療,以及因為新生兒篩檢確認因而早期治療的三組患者,可以發現新生兒篩檢組目前都存活,不需使用呼吸器,有幾近正常的運動功能,顯示早期治療(新生兒篩檢組)不但可以對患者的存活有大幅改善,對患者的運動功能也有長足的改善,使得這些患者可以擁有近乎正常的生活。
參考資料 1.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II (Pompe Disease) - GeneReviews
2. Bembi B, Cerini E, Danesino C, et al. Diagnosis of glycogenosis type II. Neurology. 2008;71(23 Suppl 2):S4-11.
3. //www.bhp-gc.tw/index.php?module=DiseasePaper&action=paper1_show&sn=120#data1108 (2010年11月30日)
4.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2006)‧龐貝氏症照顧手冊‧台北縣新莊市: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5. 簡穎秀 (2008) ‧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發現個案之突變分析及治療成果‧國立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