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欲查詢 染色體異常 相關疾病資料請點選CD分類

克魯松氏症候群
Crouzon syndrome
病因學:其致病原因在1994年首度被發現,乃因(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2,FGFR2)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產生缺陷所致,隨後又有新的研究報告指出FGFR3的突變亦可能導致克魯松氏症候群。
FGFR2及FGFR3分別位在第十號及第四號染色體上,都屬於FGFR基因家族,和骨骼、軟骨的形成與正常發育有極密切的關聯,所以當有基因突變產生時,便會造成特定的骨骼或軟體異常。
發生率:約為1/25,000~1/60,000遺傳模式:截至目前為止,已經發現的基因變異均為點突變(point mutation),比較常見有FGFR2的C342Y、Y340H、S354C及FGFR3的P250R等幾處點突變。為一種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基因位於10q25-q26上,不過絕大部分都是基因突變。臨床上表徵:
頭部特徵頭骨骨縫過早癒合(craniosynostosis)

顏面骨骼發育不良

頭頂部位常呈尖突狀或前後較為扁平(頭圍因此較一般人小)
臉部特徵臉部正中部分發育不良

鳥喙形鷹鉤鼻及鼻基部平塌

顴弓發育不全 / 下巴大多呈戽斗狀

上唇較短而下唇鬆垮下垂 / 上顎窄而高拱

上排的牙齒因上顎骨發育不良而延遲萌出/長出的牙齒顯得過度擁擠零亂
眼部特徵眼眶較淺,常有內斜視或眼瞼下垂。

兩眼距離較寬/眼球震顫

眼球外突且眼皮無法完全閉合,常會導致暴露性結膜炎或角膜炎。

約有45%患者會有視力問題

約有15%患者可能產生視神經萎縮,而使視覺嚴重受損。
耳部特徵外耳道較狹小

50%左右的患者會有或輕或重的傳音性失聰

繼發性聽力喪失/聽小骨發育有問題
關節方面少部分的患者會有肘關節僵硬,不能靈活運動的情形。
智力方面於頭骨骨縫過早癒合,顱內空間不敷逐漸成長的大腦所需,所以常會引起頭痛,約10%患者會有原因不明的痙攣發作,不過患者的智能絕大多數均為正常。
參考資料:Kenneth Lyons Jones,M.D. Baker. Smith's Recognizable Patterns of Human Malformation(1997). U.S.A: Saunders.